王國雄 副會長

學歷

台中商專第13屆五專企管科
逢甲大學會計系
中興大學EMBA

現任

成真社會企業董事長
王品集團前副董事長兼總經理

創王品

1993年與戴勝益共同創立王品集團,後續並於集團內再行創業4次
2002年集團內創業-陶板屋
2005年集團內創業-藝奇
2010年集團內創業-舒果
2011年集團內創業-曼咖啡
2012王品集團台灣IPO上市

創成真

2015創成真社會企業,以做非洲潔淨水為宗旨

特殊經歷

1.第 29 屆青年創業楷模獎
2.國立台中技術學院-96 年傑出校友
3.中興大學第15屆傑出校友
4.逢甲大學會計系106年傑出系友
5.敢拼能賺愛玩著作,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金書獎
6.擔任實踐大學王品學程客座教授
7.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兼任教授
8.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兼任講座教授

-五專求學歷程-

        民國六十四年我考進台中商專第十三屆五專企管科。當時比較特別是我們全班上五十九個同學,有十一個男生四十八個女生感覺好像男生很少,可是在當時我們是全校連續蟬聯四年男生最多的班級,直至今日印象還是很深刻。

        為什麼選台中商專就讀其實是父執輩的期待,覺得它是一所很好的學校,可以讀完書又很快可以出來工作,其實這是一個重要考量。讀台中商專的,許多是一般家庭在經濟上會比較緊迫,總是希望孩子儘快把書念完,然後出社會趕快去賺錢。

        五年就學過程除了師長用心教育我們以外,我覺得參加的社團對我幫助很大,因為以前我個性比較內斂,並不那麼擅長言談,但有一個機緣讓我變了。

        當時日文社因故停擺了多年只留存社名,可是已經沒有任何實質的活動,沒有社長也沒有社員。當時活動中心總幹事,跟我提到這件事,並請我幫個忙,把這個消失的日文社再度復活。

        我覺得那一年學習到很多,除了把已經中斷的日文社讓它複社,努力招生再去找到指導老師,大家來上課搭配課外的活動,讓課程多元豐富。因為當了社長我就要先找到一群得力幹部,然後去服務這些社員,也因而學會對談跟溝通能力。

        還記得日文社最後我招募到六十五個社員在當時社團人數算多的,我用了比較有趣的方法招生,當時就貼了蠻多海報在校園裡頭,告訴大家我們邀請到在學校教日文的第一把交椅當社團的指導老師-曾煥榮老師,曾老師用寓教於樂的方法,透過歌唱帶活動來學日文。

        另外印象最深刻應該是那一年學校辦園遊會,每個社團要出一個攤位,我發現大部分社團都是賣吃的,有人在賣鳥蛋有人賣香腸等等之類的,我就想日文社應該來提供玩的,比較生活化又強調寓教於樂,所以就設計了套圈圈遊戲,那一天的收入將近五千塊轟動了各社團,當時的幣值比較高,五千塊也算是很大的數字,這一筆收入就充實日文社的經費來源,對日文社的營運有很大幫助讓我們可以辦更多活動。復辦日文社讓它再度重出江湖這件事情的歷練讓我學習很多,也強化了領導能力。

        專科三年級要升四年級的暑假要上成功嶺,去了成功嶺才發現當兵跟當官待遇差異極大,就告訴自己無論多拚一定要考上預官,畢業後很順利的考上政戰的預官在新竹炮指部服役担任連輔導長。部隊主官是連長主管就是連輔導長,擔任連級重要的幹部,管理一整個連一百多個阿兵哥,當兵的經驗也對我日後管理企業幫助很大。

-求職歷程及創辦王品-

        退伍之後我就馬上進入職場,當初選讀台中商專就是要畢業退伍後趕快就業,我剛開始就找到一家蠻大的公司,民國七十一年當時年營業額就有二十多億規模。剛開始進公司是在總公司的管理部,後來遇到一位母校的學長,他跟我講說:學弟你待在這個部門這輩子要晉升會很慢,我就請教了學長那我應該去哪一個部門?學長說要去財務部保證後面的升遷會很快也比較能夠貢獻所長。

        我就跑去跟財務部的經理毛遂自薦,請財務經理如果有職缺就馬上通知我,給我一個機會可以轉調部門,財務經理跟我面談後認為我還不錯,所以隔了幾個月有一個財務的缺出來就讓我轉部門。這個轉變對我後面影響很大,進了財務部門之後,我開始運用商專學到的東西,也到逢甲大學插班就讀會計系取得大學學歷,讓自己在學涯更上一層樓。

        我曾經在三勝製帽工作,因而認識戴勝益董事長,我覺得他人蠻好的,很有想法,也很有創業的策略。所以當他要創王品的時候來找我,希望能夠幫忙建立連鎖店的財務與管理制度,我就一口答應加入創業行列。

        戴董提供這個創業機會,是蠻好的生涯跑道,我一開始先担任王品副總經理再一路晉升到總經理。也從幕僚跑到營運單位並開始內部創業,我自己一共創了陶板屋等四個品牌。

        當陶板屋決定往日式料理去創業,我跑了一趟日本剛好遇到櫻花賞櫻季節,我在上野戶外坐著賞櫻,突然一陣風吹過來櫻花就從空中飄下,像舞者的曼妙旋轉,好美!靈感一來,就自創春風的服務,好像春風貼著你的臉、吻著你的臉,精緻的料理春風的服務就變成陶板屋很重要的一個核心策略。

        原本認為經營王品牛排應該就可以輕鬆過一輩子,因為王品營業額成長與規模擴大的情況都非常好,但2000年網路科技泡沫業績竟然掉三成,原本賺錢就變虧了,所以我們當時在思考是否要等景氣回升,可是我們最後決定不等景氣,等景氣回升就是等死,我們決定應用創業策略,想辦法去找出一條路。多品牌策略讓王品集團從2000年到2012年上市,營收足足成長8倍,營業額在台灣一百億,其中有八十八億是來自於多品牌的貢獻,所以當年如果沒有變成多品牌,王品就是一家十幾億的公司,可是因為我們做了多品牌就變成百億,對公司的發展影響很大。

        餐飲產業是貧窮人脫困的最佳的機會-戴董認為餐飲業讓窮困人員可以翻身。第一個機制決定是拉高薪資,我們當時的薪資絕對高過市場行情十八到二十八%,每個進來的同仁不管哪一個位置,都願意用比較高的薪水去聘用。

        第二個機制就是把每個店變成利潤中心,每個店都有它專屬的損益表,如果這家店有賺錢我們直接從這裡頭乘以二十%變成這家店紅利來分紅。每家店就會想辦法去讓更多客人喜歡到自己的店裡來消費,然後想辦法把服務做好把客人留住,那就變成一個正向的迴圈,一方面為自己增加分紅金額,一方面其實也讓客人滿意而願意長來光顧。

        第三個機制就是當同仁從基層開始爬到店主管的時候,我們就給他一個入股的制度,就變成我們的股東。因為第三個機制,公司上市之後,我們創造了二十位億萬富翁三百位千萬富翁。當時在餐飲業沒有人IPO,可是王品第一個打破這個局面,就是讓餐飲業也可以IPO,而且股價高達五百多塊,多少科技業的股價還不到,但餐飲業卻創造了一頁傳奇。

        第四個機制就是國際化,我們也到大陸、泰國、新加坡和美國展店,我們想把王品變成全球化企業。像泰國我們找了OISHI集團代理陶板屋,它是當地的餐飲上市公司,新加坡找了一家米其林一顆星的莆田餐飲來代理舒果品牌,品牌代理除了可以收加盟金,也可以讓自己的品牌到國際發展,培養更多國際人才。

-創辦成真咖啡心路歷程-

        我人生的第一階段王品創業從一個小公司變中型、變大型公司,為公司、股東、客戶打拼。利己的第一階段結束了那第二階段呢?我應該來做利他的事業,當時就想要做什麼樣的產業?創業要符合三個原則,第一個原則這個項目必須是剛需,每天要吃、喝、要用的,第二個不用再教育顧客,就是產品顧客已經很熟悉了,第三個未來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,挑選後很多個項目都符合,燒肉、小火鍋、茶飲、咖啡都是。

        我在王品打拼的階段,下班到家都很晚了,所以當太太把小孩搞定睡覺,我們夫妻就溜出去喝咖啡,我就覺得這個好!加上浪漫的因素最後就決定做咖啡。我有個習慣,決定一個產業以後,要跑去看看供應鏈。在王品因為做牛排,我就跑到美國的中西部,美國中西部是農業大郡,我就看到牛隻整個的供應鏈流程。現在要賣咖啡就跑到非洲的伊索比亞,因為咖啡豆的發源地在伊索比亞它等於是咖啡的基因庫,所以我去那邊也是看供應鏈,了解整個生態系。

        伊索比亞下午時間看到一件事情,就是當地的媽媽都拿著水桶帶著甕缸帶著小孩然後就往河邊移動,我看到他們要走五到十公里,去很遠的河邊提水,去的時候小孩嘻嘻哈哈很開心,回程每個人都提了很重的水,每個人都不再講話嬉鬧,對我內心沖擊很大。那如果我要做一個利他事業,那是不是我從非洲進口咖啡豆,我用直接貿易的模式,跳過中間的代理商,我可以給他們好的價錢,讓他們生活可以好一點。另外公司獲利的五十%回饋當地拿來做非洲的潔淨水計劃,幫他們挖井有乾淨水可喝,這就成為成真社會企業的使命。

       創辧成真咖啡後台灣很多人很願意來幫忙社會企業,做善事感受到這條路走起來一點都不寂寞,很多人共同聚一個善緣我自己覺得蠻開心的,第二階段從事社會企業是一個很棒的出發點。美國有一個公益認證組織B型企業協會(B Lab),如果符合B型企業的五大面相,認證達到八十分就可以取得認證,但是認證難度很高,全世界目前只有四千個企業是B型企業,成真應該是唯一一家做咖啡又是社會企業取得認證的。成真已拿到B型企業協會(B Lab)三個年度Best for the world社區獎項。

-對校友總會的期望-

        我覺得校友總會應該連結更多的系友會及各分會,因為目前系友會很多都是單獨在運作,校友總會這邊其實正式會員人數也不是很多,所以如果把校友總會跟系友會及各分會做到很好的連結,包括說共同舉辦參與一些活動、提供資源協助,校友總會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。